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提出了很多创见,但也有很多地方非常荒谬。

例如,在 Hybrid Energy 一章中,麦克卢汉说核聚变氢弹比核裂变原子弹威力大,这印证了聚合的能量大于分裂,因而媒介聚合的影响要高于媒介分裂。此论断和周小平、崔永元一个级别,这样的论断在书中到处都是,看起来与巫术无异,我在豆瓣上也看到了一些类似评价。

氢弹比原子弹威力大,只是因为重氢聚变释放的能量比铀裂变的能量大,与聚变、裂变本身的形式没有关系。我们也能找到很多分裂比聚合释放更多能量的情况,例如原子弹的威力大于煤炭燃烧的威力,而煤炭燃烧是碳和氧的化合反应。退一步,即便裂变、聚变的形式与释放能量的量级有关系,也不能印证与它无关的另一个现象。比如不能说水一定往低处流印证了人一定会往低处堕落。

术业有专攻

从特定现象中通过思辨抽象出规律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但首先要求特定现象和事实准确,其次要求抽象出规律的过程要合理。《理解媒介》没有做到这两点。相反,它讲述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并将其盲目推演到其他领域。

首先,麦克卢汉采信的很多“事实”是不成立的。麦克卢汉将很多他认知中其他领域的原理及现象作为自己论证的论据。但术业有专攻,其实这些领域的原理及现象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所谓“不问是不是,就问为什么”。他拿这些内容做论据的时候,前提事实就已经错误了。

其次,论证方法有很多基于异想天开的脑补。认可现代科学的人不会因为接纳奇点大爆炸的宇宙诞生假说而影响自己的现实生活,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只是作为知识存储在我们的大脑中,而不再能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统一起来,我们明确知道物理规律与生活的其他方面无关。但麦克卢汉的作品不是这样,它牵强附会地把物理规律和他的理论连在一起,不放过一丝一毫机会用毫不相关的论据(可能还是错误的)来附会自己的理论,就像从量子力学现象中探索到佛教的奥秘一样。

偏见

在 Hybrid Energy 一章中,他说中国的象形文字是口语文化,而西方的字母文字是书面印刷文化。进而又说书面文化向“落后”地区传播,与当地的口语文化杂交融合,在社会结构中产生彻底的大爆炸。他说这个文化传播、爆炸的过程就是“西化”。他进一步指出,这些“落后”地区,包括中国、印度、非洲(原文顺序如此)。

首先,我们从直观上就能看到象形文字的书面因素大于字母文字,而字母文字的声音因素大于象形文字,为什么说象形文字是口语文化而字母文字是书面文化呢?其次,印刷术对社会产生大规模作用,最早正是出现在中国唐朝。印刷尤其有利于宗教经典的传播,唐代佛教发展与佛经的普及正是一例,另一方面,僧侣对印刷术技术的改进和传承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印刷术一路向西传播,直达欧洲,按照麦克卢汉的逻辑,这个过程大概可以称之为“东化”。中国的书法艺术和书法作品拓本、印本的流行,可以证明中国早已进入书面文化的阶段,与“西化”无关。麦克卢汉的这一论断,缺乏事实调研,只是自己的空想。

如果没有强烈的偏见,麦克卢汉至少会把《理解媒介》中涉及的各科知识考证一番,即便还是坚持自己的论点,也会做出更详细的论证,不可能留下这么多妄想与脑补。偏见会影响他论述的质量,也会影响他观念的普适性。这都是在阅读本书时需要警觉的。

亮点

个人认为《理解媒介》全书中最有价值的观点在第 1 章和第 4 章,分别讲“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和“自恋”、“麻木”,包含了很多精彩内容,其中尤以“媒介即信息”著名。“媒介即信息”是对旧有媒体观念的反思。过去,人们更乐意把媒体内容和媒体形式分离开来,独立分析。麦克卢汉提出,传播形式也承载了很多内容,也影响了传播的内容,与内容不能分离看待,而是合在一起发挥作用。比如说同样的“内容”通过不同“媒介”传播会产生不同效果。比如说印刷体文字是内容的媒介,但网页又是文字的媒介,那么网页上的一篇文章究竟是内容还是媒介呢?将媒介与内容分离,就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除了“媒介即信息”之外,书中还介绍了媒介与人的延伸、电子时代与机械时代的异同、自恋、麻木、截断,这些论述讲了媒体对人与社会的影响,内容在我看来还都很新颖。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内含大量剧透。

《原力觉醒》到处都有向正史三部曲致敬的情节。这里的正史三部曲,是指《星球大战IV》《星球大战V》《星球大战VI》,即《星战》系列前三部电影,放映于上世纪 70 80 年代。《星战》的标题编号和放映时间不匹配,建议大家按照放映顺序而非标题顺序观看。否则,看完 21 世纪的 II III,再去看 70 年代的 IV,其视觉特效的落差会让人很难受。但《星战IV》的特效已经足够好了,我看的时候根本不相信那是 70 年代的作品。卢卡斯为了制作《星战》,专门开设了许多新公司,其中听觉特效公司叫做天行者音效,视觉特效公司叫做工业光魔。《星战IV》引入了很多影史上首次使用的拍摄技术,视觉效果和生产效率都高出同时代作品一截;《星战V》是史上第一部完全数字化的电影;《星战VI》完全在室内拍摄,所有宏伟的楼、船、山、海、星都由后期合成。《星战》是电影工业的先锋,而且剧情还颇为可看,创造了一个斑斓的未来世界。

我整理了《星球大战VII》一些有趣的剧情。

  1. 《星战VII》中芬恩的编号是 FN-2187,在《星战IV》中,关押莉亚公主牢房号码就是 2187。2187 源自加拿大纪录片《21-87》,是一部对卢卡斯影响较深的影片。2187 这个编号对于芬恩来说,也和牢房无异。

  2. 《星战IV》中,莉亚公主携带死星的设计图被捕,情急之下她把设计图放入机器人 R2-D2 中。《星战VII》也是一样,波·达默龙情急之中把天行者地图放入BB-8。

  3. 《星战IV》中,R2-D2 辗转落入一个沙漠星球塔图因,与卢克·天行者相遇。《星战VII》中,BB-8 落入沙漠星球贾库,与雷伊相遇。

  4. 《星战IV》中,欧比旺·肯诺比和卢克·天行者正是搭乘汉·索罗的千年隼离开塔图因的,《星战VII》中雷伊与芬恩也是搭乘千年隼离开贾库。

  5. 《星战VII》中,汉·索罗在千年隼离开贾库的过程中对雷伊说“关于原力的一切都是真的,我本来也以为那只是传说”,这说的正是《星战IV》中的故事。当时欧比旺·肯诺比就是在千年隼离开塔图因的航程中训练卢克·天行者使用原力,汉·索罗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感到震惊。

  6. 《星战VII》中玛兹·卡塔纳经营的补给站很像《星战IV》中塔图因星球上的酒吧,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外星人、间谍、黑色交易,活泼而又危机四伏。

  7. 《星战VII》中汉·索罗的儿子叫本,欧比旺·肯诺比隐居在塔图因时正巧也化名为本。

  8. 正传三部曲中卢克·天行者的父亲阿纳金·天行者受到黑暗的诱导,成为了西斯武士达斯·维达。《星战VI》里两人最终在一个空旷的建筑体内部相遇,帕尔帕庭皇帝鼓动卢克·天行者弑父,希望借此将卢克引入黑暗面。但卢克不愿意杀死自己的父亲达斯·维达,于是帕尔帕庭开始用原力闪电折磨卢克。达斯·维达在旁看到儿子承受折磨,受到亲情的鼓舞,反戈杀死了帕尔帕庭,然后因为放弃了黑暗的原力而身死。在《星战VII》中,同样有这样一幕父子梗,汉·索罗与凯洛·伦,然而结局不同。

  9. 《星战VII》和《星战IV》《星战VI》一样,都出现了死星,只不过这次换了个名字。同样都有进入死星内部摧毁死星的剧情,也有和死星II一样登陆之后摧毁护盾的剧情。

  10. 蕾伊在敌方基地控制别人为自己打开枷锁,操纵原力四处穿梭,很像欧比旺·肯诺比在《星战IV》中的作为。当时千年隼被帝国军舰的牵引光束捕获,欧比旺进入帝国军舰,操纵原力四处穿梭,关闭了牵引光束,卢克·天行者等人则去 2187 牢房救出莉亚公主。正当大家准备搭乘千年隼逃离时,达斯·维达赶来拦截。欧比旺为了掩护千年隼逃脱而与达斯·维达激战,最终在卢克·天行者的面前被维达杀死。当时卢克还不知道维达是他的父亲,欧比旺生前只告诉他阿纳金·天行者是战友,维达是敌人。欧比旺说,阿纳金是被维达杀死的。

  11. 蕾伊很有可能是卢克·天行者的女儿,如果这样的话她和凯洛·伦可能有兄妹梗。在正传中,卢克·天行者和莉亚公主就是孪生姐弟,他们都是阿纳金·天行者的孩子。

  12. 蕾伊在幻象中看到卢克·天行者说:“原力,我有我爸有我姐有你也有”,应该是指蕾伊也有,他们很可能是一家人。

  13. 蕾伊极为擅长飞行,这是天行者家族的特长。

  14. 凯洛·伦提取出蕾伊的梦境,蕾伊梦到一片海和一座岛,那就是她最后找到卢克·天行者的地方。

如此多的类似情节,让我有重温旧梦之感,或许“重温旧梦”比原名“原力觉醒”更能描述老粉丝的心境。我想向大家推荐前六部,前六部的外星生物、未来机械、绝地武士角色更多,戏份更足,整个故事想象力更强。

《星战》对未来有很真实而瑰丽的想象,剧中的未来飞船也会坑坑洼洼,金属也会有锈迹,种种做旧的处理让《星战》的未来世界非常有真实感。我唯一感到遗憾的是,乔治·卢卡斯怎么也没能在 70 年代预见到触摸屏的发明。所有的飞船都是靠按钮和拉杆操作的,我每次看到这些机械玩意儿,心里就暗暗地发笑。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11 月 16 日,全世界最大的黑客组织匿名者(Anonymous)发布视频,宣布向“伊斯兰国”宣战,称“将会发起有史以来最大的行动”,他们称为“巴黎行动(Operation Paris, #OpParis)”。

截至北京时间 11 月 21 日 18:30,匿名者声称他们发起的“巴黎行动”已经夺取了 8250 个“伊斯兰国”成员的 Twitter 账户,该数字还在不断更新中。

这不是匿名者第一次对“伊斯兰国”宣战,早在巴黎《查理周刊》事件后,匿名者就向“伊斯兰国”宣战,并且锁定了超过 1000 个和“伊斯兰国”有关的 Twitter 账号、Facebook 页面、独立网站。

匿名者 V.S 伊斯兰国:ISIS酱,伊斯兰国应有的模样

匿名者是一个松散的去中心化组织,没有领导核心,也没有官方 Twitter。任何人都可以自称属于匿名者并发起行动,所以他们的成员可能自发地多次宣战,也可能在行为上有冲突。事实上,《查理周刊》事件以后,他们已经对“伊斯兰国”宣战。早在 2014 年 6 月,匿名者就发起了“‘伊斯兰国’冻结行动(Operation Ice ISIS)”,他们在视频中称:“我们的荣誉守则促使我们要保护这些手无寸铁的人们,无论是在网络世界还是现实世界”,同时警告了一些支持“伊斯兰国”的国家和组织、以及“以安全或民主的名义支持军火商”发动战争的美国。

“伊斯兰国”非常懂得使用现代工具。他们的领导人在 Twitter 和 Facebook 上很活跃,有大量的账号参与宣传攻势,发布图片和视频,煽动西方世界的信徒们参与圣战。除此之外,他们还使用Instagram,SnapChat,WhatsApp,Telegram,Dropbox,Youtube等等,我们用的网络工具他们都会用。他们还研发了自己的手机应用、网络游戏,有自己的现代杂志。他们制作的视频非常精良,可以看出导演、编剧、摄像都很专业。他们甚至还有一些电子商务网站,制造销售“伊斯兰国”的周边,比如卫衣、手办、T恤。

本文发表于清新时报,点击这里查看全文。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片段。

主人项羽、项伯坐在西侧,主人的长辈范增坐在北侧,主客刘邦坐在南侧,陪客张良坐在东侧。

我的外公外婆与两位舅舅住在一起。从小到大,每次去舅舅家吃饭,都是这么坐的:主人舅舅舅妈坐在西侧,外公外婆坐在北侧,爸爸妈妈坐在南侧,另一位舅舅与另一位舅妈坐在东侧,共一张八仙桌。大家都很讲究坐法,如果有人恰巧不在家,则上桌人员要调整,也都有一定之规。

读史的时候才惊觉,这种坐法已经有两千年历史了,竟然没变过。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RSS 的定义

我看到国内经常将 RSS 译作“简易信息聚合”,一些学术论文也如此处理,这不正确。

RSS 的本意是 RDF Site Summary,后来被解读为 Rich Site Summary,现在通常叫做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从字面看,“简易信息聚合”应该是从“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翻译而来。然而 Syndication 在这里并不能译作”聚合“,应当译作”分发“”发行“才是。

Syndication 常见的意思是”财团“”企业联合组织“。在新闻领域中,它另有内涵,下引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的解释:

VERB 把(新闻或电视节目)同时出售给多家媒体(供其发表或播放)
When newspaper articles or television programmes are syndicated, they are sold to several different newspapers or television stations, who then publish the articles or broadcast the programmes.

例句:

Today his programme is syndicated to 500 stations…
今天他的节目将在 500 多家电视台播出。

Myssi is well known in Finland for her quirky food column, which is syndicated across the country.
迈茜以其怪趣的食品专栏闻名芬兰,该专栏在全国多家报纸均有刊登。

所以 syndication 的意思更接近发行,如果你觉得”发行“这个词太激进,也可以改为”分发“。毕竟在中国法律中,RSS 推送消息这一行为不构成”发行“,只构成”网络传播“,使用”分发“更保守安全。我个人认为实质上很多网络传播行为已经构成发行,这里不展开。

可以看到 syndication 不是聚合而是分发。而 RSS 分发技术促成了 RSS 聚合器的产生,可能正是 RSS 聚合器误导了一些不了解计算机的新闻学者,使其混淆了分发与聚合的概念。再加上 syndication 本身有“联合组织”的意思,容易让人往“聚合”方面想。事实上,新闻聚合在英文中称作“news aggregation”。

RSS 聚合

RSS 聚合机制很像现在的微信订阅号。用户使用一个 RSS 聚合器,将他想订阅的内容添加到聚合器中。那么这些内容更新时,用户的聚合器就会收到推送。在微信中,我们使用关注微信号的方式订阅内容;在 RSS 聚合器中,我们使用添加 RSS 源的方式订阅内容。我们把很多不同的信息源聚合起来,一起呈现,这个过程叫做”聚合(aggregate)“,RSS 把特定的内容推送到所有订阅了特定 RSS 源的用户手中,这个过程叫做”分发(syndicate)“。RSS 本身是分发方式,与聚合无关,只是有一些订阅器使用 RSS 的分发方式来完成内容聚合的功能。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我对文明特别感兴趣,人生理想也是希望自己能够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一点点文明的水平。14 日早间起来看到巴黎的消息,心情非常难受。

欧陆近年的衰败可能非常明显,大家也有心理预期。但是出现这样的恐怖袭击,实在令人震惊。

每当重大事件发生时,社交网络上面就会有很多讨论。我看到中国网络上的讨论非常多,这说明我们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文明,这一点我特别喜欢。不过这些讨论也体现了现代人思维的一些固有缺陷,这些缺陷不局限于中华。

用一位朋友的话说,事件讨论中大部分人说的只是感想,只有少部分能算得上评论。

所谓“感想”,就是对事件“进行一些表面的观察,从几件事情中总结一些相似之处,给它们冠上一个共同的名称”。这种感想是“精神的一触即发的结果,产生得比较容易,它们只能导致人们形成非常肤浅和很不确切的概念”。[1]

比如,很多人质疑为什么大家不关心贝鲁特遭受恐怖袭击,也不关心身边受到灾祸的人。从结果上看,巴黎人好像与贝鲁特人不平等,显得更高贵些。

但灾祸和灾祸是不同的,不能因为两起袭击概念上都是“灾祸”的外延,有相似之处,就把两件事说成同一种。市中心的抢劫总要比荒郊野岭的抢劫更让人恐慌,正如同巴黎事件给人带来的恐怖冲击远超贝鲁特。所谓恐怖主义,有一目的就是要制造社会恐慌。在国际大都会的繁华夜晚制造恐怖,其效果、性质当然与袭击贝鲁特不同。大家为巴黎祈祷,蕴含着更大的恐慌。为贝鲁特祈祷,就没有这么大的内涵。这和巴黎人是否与贝鲁特人平等并无关系。人与人的生命当然是平等的,但巴黎和贝鲁特对于世界的意义也的确不一样,这两件事都是大家认可的事实。

现代民主社会的公民彼此生活都差不多,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喜欢寻找事物一般的规律,忽视对具体事物的深入了解。其次,现代公民的视野非常广阔,能够接触到世界的方方面面,对万物有着旺盛的好奇心,什么都想了解。再次,现代人生活很忙碌,生活内容很丰富,平时没有多少闲暇,面对新事物比较讲求效率。所以,人们面对事件容易寻找表面的规律,下快速的判断,产生浅薄的感想。

这一点在我们认知自我的时候尤其有害。

跟朋友闹僵了,经常归因为情商低。“情商”是一个说不清的概念,如果用情商来解释事情,就等于什么都没解释。真实的原因可能是不够尊重他人、对自己不够诚恳、见闻太少等等,很难能简单粗暴地得到一个泛泛的结论。

人也常说自己缺乏安全感,这也只是表达了“感到不安全”这样的感受。但这究竟是自信的缺失感,是完美主义的焦虑感,还是对生活变化的不适感?每一种感触,都很不同,应对方法也不一样。

深入理解自己的人生,就事论事,减少一点懒惰的模糊概念,会更了解自己,更容易解决问题。

至于对待巴黎这样的公共事件,我们没有必要像认识自我那样深究,多半也没有能力或条件真正深究。表达自己一瞬间浅薄的感受,虽然谈不上尽善尽美,但也已足够。只有那些长期接触、了解恐怖主义的人才能说出有建设性的理解。大家火热讨论,表达自己的感触,这已经说明了我们的文明程度,说明我们关心世界各地,关心人类的未来,拥有博大的面向全球的同情心。

这样的文明来之不易,而恐怖主义正威胁着它。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保证文明一定战胜野蛮,文明不是躺在地上就能有的。面对恐怖主义,我们需要努力,需要抗争。我觉得法国对这次事件的回应特别有力量,军事行动果决,人民反应镇静且彼此协助,法案修订有了实质进展,人们还能够互相提醒当心挑起种族冲突、污名化穆斯林的极右势力,说不定衰败的高卢雄鸡能就此苏醒呢。

一点零碎,不成文章。

[1]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夏天好些朋友讨论拍摄银河的事,我脑子里瞬间一大堆古人描写银河的诗歌飘了过去,有好多“星汉”“银汉”“天汉”,“银河”倒是少见。按说古代河流不称“河”也应该称“水”,叫做“银水”“星水”啊,这“汉”究竟从何而来?我当即就考据了一下,但是懒得写,一直拖到今冬。

我查了下地图,发现汉水的走向与大多数时候的银河都很像,从西北走向东南,而且角度、形状也很类似。所以我猜古人把银河当作天上的汉水,所以才有“星汉”这一称呼。星星组成的汉水,直白明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星汉”得名时中国先民的天文和地理水平都已经相当高了。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红楼梦·香菱学诗》中黛玉提到“不以词害意”的审美品味:

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由此而发,很多人就把“不以词害意”当作写作的一种审美标准,认为意高于辞,写文章时言辞与意义如果不能两全,优先考虑意义,意义胜出的才更美。

我读书稍多以后,渐渐觉得单就美感而言,内容并不重于形式,古人留下“不以词害意”这样的审美标准,让人颇感奇怪。于是我略作探究,发现古时并没有“不以词害意”这样的审美标准。“不以词害意”并不是“第一立意要紧”的意思。“不以词害意”出自《孟子》。

《孟子·万章上》: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袁枚《随园诗话》:

太白“斗酒诗百篇”,“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一时兴到语,不可以词害意。

可以看到,“不以词害意”的本意是不要因为言辞错会了意思。孟子说,阐释诗经的人,不能拘泥于诗的文本,妨害对诗意的理解。袁枚说,“斗酒诗百篇”和“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都是夸张的用法,解读的时候不要按字面意思理解,不能真以为李白喝一斗酒就能吟诗百篇,而要领会词句背后的意思。

“不以词害意”不是站在写作的角度说的,相反,它是给读者的箴言,希望人们在理解文章的时候不要囿于具体的词句,不要错会文章的意思。从战国到清朝,“不以词害意”都指此意。

曹雪芹诗文成就很高,不大可能连孟子都没读过。他本人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也不大可能真心觉得美文章“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曹雪芹借黛玉之口故意曲解“不以词害意”,恐怕另有别的用意。或许是借曲解孟子,表达宝黛对科举的厌弃,或许是什么别的意思,有待深究。不过,如果当代人将小说主人公的一句话奉为行文写作的圭皋,真当作文学批评的学术理论,总是不太合适的。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做具体数学的 2.8 题时,想到 falling/rising factorial 定义中的一个问题。

书中 falling factorial 的标准定义是:

下面假设只考虑整数。

也就是从 x 开始递减相乘,乘 n 个,这也就是 falling factorial 的直观意义。如果 n 是负数,则递增相除,这样可以在运算上做到 well defined。
假设 x > 0,n > x,那么 x(x - 1)(x - 2)…(x - n + 1) 这个乘积必然等于 0,因为递减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 0,即

假设 x < 0,n < x,那么递增除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被零除的情况,则其结果应该是没有意义。

我们举个例子,

但是,如果用通用公式来看:

那么,看起来,一般定义负数阶乘的方法,并不能让第一个结果有意义且第二个结果无意义。

所以我觉得 falling factorial 的这个定义可能不是那么 well defined,或许应该规定 x 为非负整数且 x > n。但我不知道这是否与 finite calculus 的概念相悖,看起来 finite calculus 是不应该有这么大局限的。

好友 Yining Wang 最近正好在研究相关问题,向他了解情况后,我可以判定 Knuth 在书中给出的通项确实不好。事实上,除了负整数外,n 是任意复数都是有定义的。 也确实应该等于 0。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前言

中文世界好像很少有 style guide 的概念。writing/coding style 指书写文章或代码时推荐遵循的规范。这里 style 并没有“规范”蕴含的权威性,相反是有一定个性的,但我暂时找不到更准确的对应汉语词了,“风格”更不妥。每个团队、个人偏好不同,选择的规范也不一样。稳定统一的规范可以保证作品的质量。

这种规范由大量细节构成,具体到何种场合下使用何种句法,何种场合下倾向于使用哪个词、哪个符号。我在学习论文书写和编程语言的时候接触到很多这样的规范指南,但从未见过中文世界的相关规范。于是根据自己的积累写下本篇 style guide,犹待日后改进。

基本原则

在多种表达方式都可行的情况下,永远优先选择精确、简洁的那一种。

等等

汉语列举事物时,常以“等”字煞尾。英文列举事物时,以“and something”结尾。如:

VG,IG,LGD, Newbee,Ehome,CDEC 等队伍组成了 TI5 的中国军团。
VG, IG, LGD, Newbee, Ehome and CDEC make up the Chinese league for TI5.

“等等”常用来省略列举的内容,作用类似于英文的 “and so on”,与煞尾的“等”字意义不同。如:

基于 Linux 的操作系统有 Fedora,Ubuntu,Android 等等。
There are many operating systems based on Linux, such as Fedora, Ubuntu, Android and so on.

现代汉语也出现了“和某某”这样的煞尾方式,我猜测这是受“and something”煞尾影响而来。我在古汉语中未见过这种用法,“和某某”的列举煞尾方式也破坏了汉语音节整齐的美感。

汉语中“等”也有表示省略的意思。个人推荐在正式行文中区别“等”和“等等”,将前者用来煞尾,后者用来省略。

如果只列举了一项事物,就在后面接上“等”,则这个“等”只表省略,不表煞尾。

被动

英语的主动与被动

主动句更能表现作者的主观认知,而被动句更适合描述客观状态。如:

将代码载入内存
We load the code into the memory.

代码被载入内存
The code was loaded into the memory.

上例是在描述实验过程。这在学术论文很常见。学术论文的传统要求是使用被动句、避免主动句。但如今情况有了变化,大家越来越提倡主动句。我的感受是,主动句更有亲和力,更谦卑,更能体现作者的人格。被动句更适合描述事物的客观状态,讲述客观真理。学术论文的内容是研究人员的探索过程和学术观点,主观性较强。大量使用被动句,虽然能够使论文看起来很客观很事实,但其实反而伪饰了作者的主观思路,混淆客观事实和主观观点。现代论文越来越喜欢使用主动句的文章,我觉得这样的文章不仅有助于学术交流,读起来也舒服很多。

英语的法律文本也有多用被动、彰显客观的传统。近年有没有变化,我不清楚。我能确定的是,大部分情况下主动好于被动,当代科技文本也不例外。

汉语的主动与被动

汉语很少用被动句,汉语表达被动也很少用“被”字。事实上,汉语通常用明确的动词、介词或某种句法来表达被动的含义。赤裸裸的“被”字往往多见于拙劣的译文,优秀的汉语文本很少用“被”。当我们写到“被”字的时候,最好三思是不是需要重构语句。

试举被动表达六例:

为……所

为情所困

见笑大方

遭人非议

受人诟病

中国队首金由孙杨获得。

胳膊给蚊子咬了。

我建议,汉语中尽量不要用“被”。事实上,任何词的滥用都是不合适的。

有趣的是,上面这句话也可以写成“任何词被滥用都是不合适的”。“being done” 这样的结构在汉语中经常可以用“的”“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来代替。

后缀

现代汉语中常见“某某性”“某某化”“某某度”,类似于英文中的“-ly”“-lity”“-tion”,是很正常的语言现象。可以使表达更灵活、更精确、调整的余地更大。

词缀有别于名词性短语。很多学者不推荐使用名词性短语,因为往往能找到更精确的动词来代替。简洁和精确是选择表达方式的总纲。

这件作品体现了很高的艺术性和创造力。
这件作品创意十足,富有艺术水准。

前一句更加整齐美观。
亲自
===

“亲自”一般用来加强语气,表强调。但强调要合理,也要避免叠床架屋之病。

我亲自送她上的飞机。

非常正确的使用,表强调,语气合理到位。

菁菁亲自去照相馆拍了一组写真。

叠床架屋,去拍照只可能是自己去,起不到强调的效果。

市委书记亲自去菜市场买菜。

没有叠床架屋,但是强调不合理。

进行

古汉语中虽然有“进行仁政”这样的说法,但这只是“进行”本义延伸的特例。就我本人所读,古汉语中的“进行”并不像现代汉语这样扮演“do”的角色。

进行研究
do research

进行斗争
do fighting

现代汉语中,“进行”起到了一点“万用动词”的作用。相比于“搞”“弄”这样的传统万用词,“进行”还累赘些,需要在后面指明“进行”的是什么。但有时为了表达的方便,“进行”也可用。

搞 弄 做 干 办

这都是著名的万用词,意思相近。他们有时很有表现力,但更多时候会损伤表现力,慎用。下面我以“搞”为例。

搞活动
举办活动

搞核武器
研发核武器

搞口饭吃
挣口饭吃

很多学者认为《水浒传》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片段对动词的使用非常精妙。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如果说成武松这么一搞,老虎那么一搞,文段就韵味全失了。

一直以来

某某以来的意思是:从某时某刻到现在。例如:

去年九月以来,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段大起大落。

Chinese stock market have encountered a dramatic rise and fall since last Sep.

近年来,“一直以来”的用法越来越多。“一直以来”类似于“since always”,实在说不通。我认为,应当避免“一直以来”的用法,不少学者也持此观点。

陆家嘴、徐汇滨江一直以来都是顶级豪宅的聚集地。(注:摘自新浪地产,我随便搜的样例。)

陆家嘴、徐汇滨江一直都是顶级豪宅的聚集地。

后者的表达不仅合乎语法,而且还更简洁。即便从简洁的角度说,“一直以来”也是不能成立的,完全可以用“一直”代替。

主语省略

汉语经常省略主语,有时承前省略,有时干脆不提。如果觉得语句累赘,可以删去主语试试。

例:

下雨了。
It rains.

快迟到了!
We will be late!

如果觉得语句累赘,可以删去主语试试。
You can try to remove the subject if you find a Chinese sentence verbose.

人称代词

英语比汉语更喜欢用人称代词。比如中文小说的对话一般由人名或称谓引导,而英文小说的对话一般用“She says”“He says”引导。其他场合也有类似的规律。英语的人称代词比汉语丰富,使用方便。汉语人称代词较少,“她”作为现代发明的单字,发音与“他”相同,使用尤为不便。在汉语行文中,要有节奏的使用人称代词,往往在连续使用几个人称代词之后就要用一次名称或指示代词来提醒读者指代的关系。连续描述同一个人的行为或语言时,还可以使用主语承前省略。

一些小说译作大段使用“他说”“她说”,比较影响阅读。

人物对话的分段

英文要求每当出现说话人转换的时候,就要另起一段。哪怕一个人只说了一句话,也要单独成段,很多译作也是照章处理的。

但中文不是这样。四大名著的现代点校版、金庸古龙的现代小说,都会在一段之内讲述多个人的对话。中文作品少见剧本式的大段对话,对话多穿插在叙事之中,夹杂动作与神态描写,随着情节一起推进。中文对话的分段,也还是以情节的分割为准的。

这一差异不仅仅是分段风格上的区别,也体现了中英小说的不同风格。

滥用比喻

典型案例:风景线。

这是一个经典滥喻。通常,比喻可以让表达更形象更清楚,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滥喻什么都能比,并不能让表达更准确,相反会给读者很模糊的印象。你能想象出“一道风景线”是什么东西吗?再看看著名比喻“柳絮因风起”,是不是画面清晰多了?

而且,“风景”这个喻体往往还不能让人满足,很多作者都会用上量词“一道”,“一道风景”仍然不够,还得加条“线”。

啦啦队员们构成了球场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一句话读来很通顺,但是什么也没说。“风景线”并没有让读者对啦啦队员有更形象、精确的认识。有这个功夫,不如扎扎实实描写啦啦队员的容貌、着装、动作、神态,才真真实惠一些。

古人反倒是常拿美女比风景,比如: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是不是形象得多?

比喻是很考察作者想象力的修辞手法,需要作者认真投入地去观察他要写的事物,再结合自身的阅历想象出精妙的喻体。这样才能真正把想说的东西精确表达出来。直接使用泛滥的比喻是很偷懒的行为,往往也不形象生动。

附录

如果您同时是英语写作者,我推荐《The Elements of Style》这本书。它有好几个中英对照版本,但是封面与介绍都相当浮夸,与各种英语速成秘籍摆在一起,平时逛书店难以发现。事实上这本书是英文写作规范的标杆作品,很有参考价值。它的中文名一般叫《风格的要素》,这个翻译也很有问题,应当叫做《写作风格基础》。

《AP Style》是美联社的写作风格指南,在英语世界很常用,可供参考。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