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的课

我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 2011 年秋,当时它才刚出版。大一末选课的时候,我在课程目录种猛然发现了刘瑜的名字,原来他回国来我校讲课了,课程标题是《美国的民主》。我心想,刘瑜先生讲美国民主,课程质量一定很高,果断第一志愿砸了上去,居然选上了。于是,大二第一学期每周二晚七点,我都会去六教 A 区听他讲课。
我是一个惜时如金,不会提前赴约的人,上课也从来不早去。由于刘瑜先生与这门课都很出名,我每次到场的时候教室都已挤满,每一条过道都摆满了小椅子。讲台和第一排座位之间有没有空隙我记不得了,我只知道这一学期十六周的课我都是在教室外上的,我作为正选学员,竟然从未踏入过那间教室。在教室门外站着听讲,既不犯困,又能享用新鲜空气。超载的教室里,一来缺氧,二来弥漫着人肉味,上课状态反倒未必有多好。

这门课主要讲美国的司法制度和政治制度,很快课程就谈到第一修正案。刘瑜先生顺水推舟,推荐了《批评官员的尺度》。这本书的译者是中国最高法法官何帆先生。何帆先生是刘瑜先生的朋友,所以我只把这份推荐当做朋友间的推销,并没放在心上。但是,书中主旨,包括第一修正案的精神、沙利文案、五角大楼文件案,都通过课程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近来一群师弟师妹们在上课时又被要求阅读此书,朋友圈刷了些星星点点的内容。我觉得很有趣,于是把它买来完整读了一遍。

可能很多人觉得隔壁大学思想比我们活跃。我可能是我们学校相当了解隔壁的人了,我可以拍着胸脯说,事情已非如此。认为隔壁思想比我校活跃,这是陈旧的刻板印象。

我校自古就是留美预备学校,可能是全球拿走美帝最多博士学位的非美帝高校。然而,我校又讲求又红又专,红得发紫,成批输出高级干部。1990 年代文科复建,优秀的年轻师生们填补了学校的精神洼地。在留美预备和干部储备的剧烈碰撞之中,真知灼见勃然而生。

刘瑜先生的课即是明证。一个被骂作“带路党”的争议学者可以来清华这个又红又专的红色大本营讲西方那一套资本主义宪政毒草,而且受到学生的热捧,以至于我在门外站了一学期。同时,某系辅导员在网络上公开向他的同学们严正警告,强烈建议大家不要选修刘瑜先生的课,认为他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有错误。

现在,这本书才问世四年,但已经成为学校一些课程的读物。教授们对新知的接受和学习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知识和思想一直保持着活跃,才能有这样的教学面貌。

补充:如今刘瑜先生的美国民主课已经在学堂在线上线,课程号 TsinghuaX: 00701032X,课程名为《美国政治概论》,所有人都可以免费听讲。这样的课程可以在网络上公开,本身就意味着很多。

法官在民主社会

《批评官员的尺度》主要是在谈沙利文案。为什么选择从案件的角度讲言论自由呢?沙利文案对于美国社会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呢?我想,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司法在美国的作用和地位,就能够加深对沙利文案的认识。在美国,一切政治问题迟早都会变成司法问题。当政治问题成为司法问题后,就会引发控辩双方以及全社会的讨论,最终得到一个结果。沙利文案与言论自由即为一例。

国家元首很容易成为政治明星。即便在中国,美国总统也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人。但是能说出美国大法官名字的国人就少得多。这个世界的大多数地方都没有司法独立的传统,法庭在中国的传统形象,在于明镜高悬,在于用自己的智慧秉公办事、裁断纠纷,公平、正义,尽父母官之责。在法国大革命后的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司法权也是与行政权难解难分,远非独立。而现代法庭在美国所代表的政治意义,与传统的公平正义父母式裁决官有巨大的不同。它和总统、议会一样,是国家政治不可或缺的一个组件,行使一部分国家公权力。在美国,任何政治问题迟早都会变成司法问题。法庭不是行政的一个环节。法官和总统一样,是耀眼的政治明星。

布伦南大法官的继任者戴维·苏特大法官,就因为特立独行的人生风格拥有不少粉丝。他终身未娶,曾被华盛顿邮报评为十大钻石王老五之一[1]。他每天中午只吃一个苹果喝一杯酸奶,几乎不用任何现代科技产品,不用电邮不用手机,不受访不讲学不出书,所有的判决书都由钢笔写成。[2]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酷毙了。

[1] Yarbrough, Tinsley E. “David Hackett Souter: Traditional Republican on the Rehnquist Cour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19-515933-0
[2] Jeffrey Toobin “The Nine: Inside the Secret World of the Supreme Court”, Anchor, 2008, ISBN 1400096790

在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中,司法权是最没有民主根基的。法官在民主社会里扮演的角色非常特殊,起到的作用无可替代。

民主的弊端

最知名的弊端,就是多数的暴政。在民主社会,多数具有很大的权威,大多数人都支持大多数人、信任大多数人。在人人平等的前提下,这种多数的力量几乎是不可反抗的。

法国人在旧的君主政体统治时期,坚定不移地认为国王是不可少的;而当国王给他们制造了灾难的时候,他们却认为应当归咎于国王的顾问们。这种想法大大方便了统治,是人民只抱怨法律而继续爱戴和尊重立法的人。美国人对于多数也持有这种看法。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从微博微信里我们就能看到民意猛烈的波动。多数很容易出于激情制定法案,过了三天热度以后大家又会对法案的执行失去兴趣。

多数当然不能决定国家的一切,但是一切权力的根源又应当存在于多数的意志之中。所以,多数作为最高主权的所在,应当被加以节制。法学家就是节制多数权力,节制社会权力,保障个人免收侵犯。从而维护自由的人。

封建法学家

在我眼中,欧洲封建法学家的社会地位与社会作用很像中国封建的士,他们是平民和贵族的纽带。法学家没有贵族身份,没有贵族的财力和权力。他们富有知识,往往世代修习法律。平日里裁决、引导平民的纠纷,和平民有一定距离。他们讲求规范,按部就班,不喜欢革命精神和多数的轻率激情。但是,当王权不能给法学家应得的利益时,他们也会投入革命的浪潮,一如封建贵族。

法学家也只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阶层,他们并不天生就是公平正义的化身,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并且会偏向自己的利益。他们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与王权或民主社会合作,是因为他们与社会能够互惠互利,而不是因为他们刚正不阿。

民主法学家

民主社会没有国王和贵族,法学家是仅剩的规则守护者,是民主的调节器,阻止代议民主堕入民粹的深渊,阻止多数权力肆意侵犯个人的自由。

与议会、总统不同,法官不由公民选举,而且终身任职,拥有较高的独立性,不容易受民意左右。但法官的权力又远小于总统和议会。他们没有任何强制力量,只能写下判决,至于社会各方能不能依判决行事,法院完全无力干涉。在司法权、立法权、行政权中,美国的司法权是最弱小的。所以,法院需要谨慎地保护自己的权威,写出切实可行的判决,谨防一切有可能损坏判决效力的行为。它们必须和社会各方通力合作,才能维持司法的权威。一下为两个案例:

小石城事件

在 1957 年阿肯色州小石城事件里,阿肯色州州长就公然拒绝执行最高法院在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中的判决,阻止黑人学生进入普通学校,甚至部署了国民警卫队。小石城市市长因此向艾森豪威尔总统请求干预。艾森豪威尔总统派遣美国陆军第 101 空降师,接管了阿肯色州国民警卫队万余人,护送黑人学生进入学校,此事才得以解决。

艾森豪威尔总统本身是南方人,党派为共和党。从政治立场上说,大张旗鼓地反对种族隔离,对他在故乡和党内的声誉都有不少负面影响。但是他本着对司法权尊重的精神,冒着极大的风险与州政府做斗争,维持了最高法院的判决。

除了丧失南方和党内支持的风险之外,他还要冒着和州权对抗的风险。联邦权力肆意侵犯州权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怎样把握分寸很考验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智慧。此外,他还要冒着干预失败的风险。如果干预失败,联邦法院和联邦总统的权威将受到双重打击,而种族隔离的势头将难以遏制。

所以,艾森豪威尔总统派遣了非常特别的人去执行这项护送黑人学生的任务,那就是 101 空降师。101 空降师是美国二战的功勋部队,参加了诺曼底登陆和市场花园行动,制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立体登陆、空降奇袭,战绩彪炳,在美国拥有极高的声望。所以,当他们来到小石城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反抗他们,他们安然护送九名小学生进入了小石城中央中学。

101 空降师护送 9 名黑人小学生进入小石城中央中学

我不知道图片作者是谁,本图片已经进入公有领域,可以随意使用。

法院不是判了就判了,判决上的白纸黑字变成事实,不仅要求判决本身切实可行,还需要社会各方的细心努力。

很多美国的社会进步都是这样是在困难中一点一点卖力前行的。中国的情况也很难例外。

小石城事件参考文献:
[3] Retreat from Newport Time. September 23, 1957
[4] Smith, Jean Edward. Eisenhower in War and Peace. Random House. 2012: 723. ISBN 978-0-679-64429-3.

罗斯福填塞法院事件

这部分我有点懒得写了,新世纪周刊 2008 年这篇写得很好:http://news.sina.com.cn/w/2008-08-19/115016140465.shtml。

大致情况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进了一系列“新政”。当时的罗斯福总统拥有极高人气,他的动议很容易被议会转化成法案。这些“新政”侵犯了很多个人的利益。被侵犯的个人发起大量诉讼,有一些诉讼传达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判定诸多“新政”法案违宪。在那样一个全球面临广泛危机的时刻,国家立法机构所立的法案一个接一个被法院里的九位老人裁定为违宪,这严重拖累了罗斯福拯救经济危机的措施。罗斯福妄图议会通过新法案来辞退一些老法官,或者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名额。虽然当时国民和议会都钦服于罗斯福总统的领导,对法院很不满意,急切希望罗斯福“新政”能够得到落实。但当罗斯福提出这种违背三权分立根本原则、破坏美国立国伦理的议案时,大家还是表示了强烈反对。事实上,最高法院的这些危险裁定对罗斯福的新政起了很多积极作用。罗斯福新政就是典型的托克维尔所说“民众激情”的产物,法案中有诸多不现实、不完善之处,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正是由于年迈而有阅历的法官们从更长远的角度不断匡正法案中的过失,最终得到三权一致认可的法案才真正能起到实效。

从这个例子中也能看出,弱小的司法权没有任何强制手段,判决的执行要依靠行政人员和立法人员的自觉。在罗斯福填塞法院事件中,总统权已经放任到难以控制,但是立法人员在激情燃烧到最火爆的时候还是对过分的总统权表示了质疑,最终捍卫了司法的权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三权相互制衡的显著关系。

下面我会介绍几位书中出现的法官,可以进一步了解书中他们言论的分量。

汉德法官

如果只读《批评官员的尺度》,可能会汉德法官印象不深。他只是一个给霍姆斯大法官写信的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法官。但其实,汉德法官享有“最高法院第十大法官”这一美誉,汉德法院也被成为“联邦最高商事法院”。联邦最高法院的九大位法官随着年代变迁总计有许许多多,但是联邦第十大法官只有汉德法官一位。

不少人认为,汉德法官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法学家。他对塑造美国社会的形态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甚至,他提的很多方法是中国司法考试的考察知识,他讲得不少名言在中国也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下面我摘录一些他维基条目下的中英文评价,虽然不权威,但是可以看出一部分民众的看法:

尽管未曾担任最高法院大法官,但他被公认为是美国最高法院三位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本杰明·卡多佐之外的最有影响力的法官。

Hand has been quoted more often by legal scholars and by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1] than any other lower-court judge.

Hand is also remembered as a pioneer of modern approaches to statutory interpretation. His decisions in specialist fields, such as patents, torts, admiralty law, and antitrust law, set lasting standards for craftsmanship and clarity.

在美国经济腾飞,国力赶超英国的那个时代,美国有很多优秀的商业创新,也产生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商业现象,引发了一些新的纠纷。由于种种原因,汉德法官审判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案件,良好地解决了这些新问题并且给后世留下了很多方法和标准。在联邦政府诉美国铝业公司垄断案中,他面对四万页卷宗做出了 28 页经典的反托拉斯判决;在爱尔兰之花案中,他提出了分离作品思想与表达的抽象概括法;在美国诉卡洛尔拖船公司案中,他提出了认定过失责任的汉德公式。

汉德法官祖孙三代都从事司法工作,汉德法官本人从小就是天赋异禀的高材生,是哈佛大学的荣誉毕业生,毕业致辞人。他就是民主社会中特别具有贵族色彩的那一部分。他在反托拉斯案判决中,给出这样的判词:

许多人相信,如果一家企业积蓄了无与匹敌的经济力量,往往可能导致扼杀原创、弃俭就奢、自耗精力;缺乏竞争本身就是麻醉剂,鼓励对抗才有助于工业进步;只有不断接受压力刺激,人们才会居安思危。国会不会放纵“好托拉斯”,谴责“坏托拉斯”,而是对任何形式的托拉斯都予以规制。

这种立场明显不是民众的激情所能持有的,民意更倾向于眼前的“好”“坏”,难以有汉德法官这样贵族式长远慎密的眼光。

汉德法官平生最著名的一次演讲是《自由的精神》(The Spirit of Liberty),演讲很短,但有不少在中国都颇受欢迎的名言,我按照顺序摘取部分内容如下:

当我们说我们首先追求自由的时候,意味着什么呢? 我经常怀疑,我们是否对宪法、法律和法院寄予过多希望。这些是虚幻的希望,真的,这些是虚幻的希望。自由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一旦它在人们心中死去,没有任何宪法、法律或法院能拯救它;甚至没有任何宪法、法律或法院能予给它多大帮助。

当自由存在人们心中时,无须宪法、法律或法院去拯救它。那么这一必须存活于人们心中的自由究竟是什么呢? 它不是冷酷无情,不受约束的意志;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那是对自由的否定,直接导致自由的毁灭。倘若在一个社会中人们不承认对他们的自由应有所控制,那么它很快会变成一个只让一小撮凶狠残暴的人拥有自由的社会。对这一点我们已有痛苦的教训。
什么是自由的精神? 我无法给它下定义,只能告诉你们我自己的信念。自由的精神,就是对何谓正确不那么确定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即是尽力去理解别人见解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即是将别人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不带偏见一并考虑的精神;自由的精神铭记,即使一只麻雀落地也该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5] http://www.learnedhand.org/
[6] The Spirit of Liberty, papers and addresses of Learned Hand, together with The Bill of Rights The Oliver Wendell Holmes Lectures, 1958, by Learned Hand, a facsimile of the 1974 Third Edition, Enlarged, by Alfred A. Knopf, produced by Legal Classics Library, Birmingham, 1989.
[7] 《自由的精神》译序,何帆,未出版,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DM5Njg2NA==&mid=203756162&idx=1&sn=ba45d4893633d1364e49046052f7c6bd&3rd=MzA3MDU4NTYzMw==&scene=6

伦奎斯特大法官

大约在书的末尾,伦奎斯特这四个字默默登场。我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颤抖了一下:他竟然也出现了。

在沙利文案系列案件中跑龙套的伦奎斯特大法官,后来接替伯格,成为了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而且在位 19 年,最终以 80 岁高龄死在任上。

伦奎斯特大法官非常保守,他们法院的一系列动作后来被称为伦奎斯特革命。伦奎斯特法院致力于维护州权,一反常规地裁定大量国会通过的法案违宪。这些行为留下了许多争议,其影响也绵延至今。

被伦奎斯特法院裁定违宪的不少法案都是“好”法案,比如校园禁枪的法案、保护受暴力侵害女性的法案等。但法院是本着保护私权的原则去做这些裁决的。

当今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曾经是伦奎斯特大法官的助理法官,他也持有保守立场。对于我这个年龄的人而言,这两任法院就构成了美国法院的当代画像。

中国的言论自由

美国的言论自由也有它的问题,套用书中的一句话:“言论自由被媒体专有的程度有多少,言论自由被破坏的程度就有多少。”中国大陆虽然很缺乏媒体自由,但公民普遍的言论自由还是相当充裕的。民主国家的权威归于大多数,一旦在民主国家说出违背政治正确的言论,即便肇事者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他也无法逃脱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多数批判。著名科学家,DNA 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沃森,因为发表了“觉得黑人比较笨”这样的言论,丢掉了工作,处于多年失业状态,甚至拍卖掉自己的诺贝尔奖章以求生计。这种事在美国经常发生。中国也有类似的事情,例如前不久的毕福剑事件。在不恰当的场合谈违反政治正确的话,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这一方面美国的言论自由并没有优越性。在同样触犯权威的情况下,中国的肇事者会因为反抗威权会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保护,而美国的权威即为社会大多数,所以肇事者难有容身之地。在美国为少数派争取说话的权利,既需要少数派的努力主张,也需要司法机关冷静的保护。这些条件并不那么容易达成。

总之,我认为中国的言论自由并没有那么悲观,美国的言论自由也不像书中所讲的那样浪漫。大家还都需要探索更美好的未来。

原著:列夫·曼诺维奇

译者:OrangeCLK orangeclk[at]orangeclk.com

新媒体是什么?

什么是新媒体?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列出大众报刊在「新媒体」话题下经常讨论的内容:互联网、网站、计算机多媒体、电子游戏、CD 和 DVD 光盘、虚拟现实。这就是新媒体的全部了吗?拍摄为数字视频、由计算机工作站剪辑的电视节目算不算呢?使用 3-D 动画和数字合成的未来电影算不算呢?一些打印在纸张上的摄影、插图、设计、广告等作品也是用计算机创造的,使用了图片合成与图文合成,这又算不算呢?哪里才是新媒体作品的边界?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人们目前通常认为,新媒体是指用计算机来发行、展示的内容,而不是用计算机生产的内容。因此,人们认为发行在计算机上的文字(网站和电子书)是新媒体;但是发行在纸张上的文字就不是。类似的,人们认为放在 CD 光盘上的照片是新媒体,需要计算机才能浏览;但同样的照片打印在书中就不是。

我们应该接受这种定义吗?如果我们希望曲全面理解计算机对文化施加影响的后果,我认为这个定义太局限了。有的计算机是展示、发行内容的机器,有的计算机是内容生产的工具,有的计算机是内容存储设备。没有理由认为哪一种计算机比其他两种更特别。它们有相同的潜力改变现有的文化语言,也有相同的潜力保持现有文化状况不变。

呃,后一种情形不大可能出现。如同 14 世纪印刷术和 19 世纪摄影术对现代社会与文化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今天我们可能正处于新媒体变革的过程中,一切文化活动正在转向依赖计算机媒介的生产形式、发行形式、交流形式。这次变革比过去的文化变革可能更加意义深远,我们还只是刚开始记录它的初步影响。事实上,印刷机的发明只影响了文化交流的一个环节——发行介质。类似的,摄影术的发明只影响了一种文化交流内容——图像。相反,计算机媒体革命影响了文化交流的所有环节,包括获取、操作、存储、发行,它也影响了所有类型的媒体——文本、图像、影像、声音、空间构建。

我们应该怎样开始试想这次根本变革的影响?在记录、存储、制造、发行中,哪些计算机手段使媒体变「新」了呢?

「媒体和计算」一节中,我指出新媒体意味着两条历史轨迹的交汇:计算技术和媒体技术。这两条轨迹都发源于 1830 年代,计算技术起源于巴贝奇分析机[1],媒体技术起源于达盖尔照相法[2]。终于,20 世纪中叶,现代数字计算机问世,可以更高效地执行数值计算。在世纪之交,数字计算机取代了企业和政府广泛使用的大量机械制表与和机械计算机。与此同时,我们见证了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感光板、电影胶片、唱片等不同的材料开始用来存储图片、影片、声音、文本。这两段历史汇合成了什么呢?那就是所有已知的媒体都转变为可以通过计算机访问的数字信息。这个结果就是新媒体——图形、影像、声音、形状、空间、文本都变得可计算,都由计算机数据组成。在「新媒体原则」一章中,我注目于媒体在这种新状态下的重要影响。我不会把眼光锁定在交互性或超媒体这样常见的领域,我自有另一张关注列表。列表将所有新媒体的原则归纳为五个——数字化表达、模块化、自动化、可变性、文化转码。在最后一节「新媒体不是什么」中,我指出了另一些经常被称为新媒体原则的内容。我会以电影为例,证明这些内容的本质在过去的文化形式与媒体技术革新中也存在,它们确实可以区分媒体的新旧。

[1] 分析机是由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设计的一种机械式通用计算机。——译者注
[2] 达盖尔银版照相法是利用镀有碘化银的钢板在暗箱里进行曝光,然后以水银蒸汽进行显影,再以普通食盐定影,得到的实际上是一个金属负像,但十分清晰而且可以永久保存。由于曝光大约需要 20到 30分钟,因此,早期摄影多拍摄静物、风光、人像等等。——译者注

媒体是怎样变新的

1839 年 8 月 19 日,法兰西学会宫遍布好奇的巴黎人,他们前来聆听路易·达盖尔正式讲述一项他发明的全新再现方法,达盖尔后来因为立体透视模型而扬名,当时他将这个再现方法称为达盖尔摄像法。「几天后,光学仪器商店挤满了业余爱好者,他们都渴望达盖尔摄像设备。到处都有摄像机瞄准着建筑物。每个人都想记录从他家窗户眺望的风光,每个人都是幸运儿,每个人都首先在自家窗口拍摄到屋顶倚靠天空的剪影。」[3]。媒体的疯狂开始了。五个月内,达盖尔摄像法有超过三十种不同的描述发表在全世界——巴塞罗那、爱丁堡、那不勒斯、费城、圣彼得堡、斯德哥尔摩。一开始,建筑和风景的达盖尔摄影统治了公众想象。两年后,达盖尔摄像法得到了各方面的技术提升,肖像画廊开始遍地开花——每个人都急切希望拥有自己的照片,希望能够被这种新媒体机器拍摄。[4]

[3] 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 from 1839 to the Preesent Day,Beaumont Newhall 著,第四版,(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64 年),18 页。——作者注
[4] The Hisstory of Photography, Newhall 著,17-22 页。——作者注

1833 年,查尔斯·巴贝奇开始设计一种设备,他称之为「分析机」。这种机器拥有大部分现代计算机的核心特点:穿孔卡片输入数据和指令;信息保存在机器存储中;巴贝奇称之为「磨坊」的计算单元来执行数据操作,并且将结果写入存储;最终答案会被打印到打印机上。分析机设计得可以做任何数学运算。而且它不仅可以按照纸带上的程序运行,也可以基于中间计算结果动态决定下一步执行那一条指令。[5]然而,与达盖尔摄像法受到广泛应用相反,分析机连一台复制品都没有。达盖尔摄像法作为再现现实的现代媒体工具,一经就立即影响了社会;而计算机对社会的冲击则并没有显现。

[5] 作者的意思是分析机不仅能顺序执行指令,还能选择执行指令。但其实对于现代计算机而言,程序本身就可以包括选择、循环等信息,不局限于顺序指令。——译者注

有趣的是,使用穿孔纸带存储信息的主意是巴贝奇从更早的可编程机器中借鉴的。1800 年左右,J·M·雅卡尔发明了由穿孔纸带自动控制的织布机[6]。这种织布机可以编织繁复的画面,比如 Jacquard 的肖像。可以说,提花机就是专门的图像计算机,这启发了巴贝奇的工作。他设计的分析机是更通用的计算机,可以执行数字运算。奥古斯塔·埃达是巴贝奇的支持者,也是世界公认的第一位计算机程序员。他指出:「就像提花机编织花朵和树叶那样,分析机编织代数模式。」[7]事实上,早在计算机可以处理数字之前,可编程机器就已经可以合成图像了。不过计算机史学家并不重视提花机和分析机之间的联系,因为对他们而言,计算机图像合成仅仅是计算机万千应用之一;但是对一个新媒体史学家而言,这段历史是非常重要的。

[6] 一般称为「提花机」,即 Jacquard loom,也称作 jacquard。——译者注
[7] Charles Eames 著 A Computer Perspective: Background to the Computer Age,马萨诸塞州,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1990 年, 第 10 页。——作者注

现代媒体发展和计算机发展大约在相同的时间,其实这并不令人惊讶。媒体机器和计算机器都是现代社会能够运转所必备的。将同样的文本、图像、声音传达给千千万万的公民,保证社会拥有同样的意识形态,这是必须的;就像保存公民的出生年月、就业记录、医疗记录、公安记录一样重要。摄影、电影、印刷、广播、电视使得前者成为可能,而计算机使得后者成为可能。大众媒体和数据处理是互补技术;他们共同出现,而且一齐发展,造就了现代大众媒体。

媒体和计算两条轨迹长期并行发展,并未交错。在整个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叶,人类发明了大量机械、电子制表机、电子计算机;这些机器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与此同时,我们也见证了现代媒体的发展,感光板、电影胶片、唱片等不同的材料开始用来存储图片、影片、声音、文本。

让我们继续跟踪这段交汇的历史。1890 年代,静止照片变得可以移动,现代媒体展开了前进的另一步。1893 年 1 月,第一个电影工作室——爱迪生的「黑玛利亚」,制作了一部 21 秒的短片,在一间特制的放映厅中展映。两年后,卢米埃兄弟将他们全新的电影摄像/投影综合技术呈献给了专业观众。后来,1895 年 12 月,电影开始面向普遍公众。一年之内,约翰尼斯堡、孟买、里约热内卢、墨西哥城、大阪的观众都体验了这种新媒体机器,他们觉得电影不可抗拒[8]。渐渐地,拍摄场景越来越长,摄像机前的现实片段和后期的视频剪辑越来越复杂,拷贝也增多了。芝加哥和加尔各答、伦敦和圣彼得堡、东京和柏林,以及成千上万的小地方,电影图像都在安慰着观众们。当时人们面临着不断紧张的环境,以人类大脑的数据采样和处理能力,影院之外的现实环境他们已经无法应对。对于现代社会的臣民而言,时不时进入电影院的黑暗小屋放松一把,已经成为了日常的生存技能。

[8] David Bordwell 和 Kristin Thompson 著 Film Art: An Introduction, 第 5 版,纽约:麦格劳希尔出版社,第 15 页。——作者注

1890 年代是媒体发展的重要十年,也是计算发展的重要十年。当时,个人、企业、政府都已无力应对他们需要处理的大量信息。1887 年,美国人口统计局仍然在处理 1880 年的调查数据。于是该局在 1890 年的调查中使用了赫尔曼·霍尔瑞斯设计的电子制表机,从每个人那里采集到的数据都被打在穿孔纸带上。最终, 46804 位统计员完成了总人口 62979766 的统计表格。霍尔瑞斯制表机打开了计算机商用的大门。接下来的十年,电子制表机成为保险公司、公共事业公司、铁路局、统计部门的标配。1911 年,霍尔瑞斯制表机公司与其他三家公司合并为计算-制表-记录公司。1914 年,托马斯·J·沃森 被选为公司首脑。十年后公司规模增长为三倍,此时沃森将公司改名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简称「IBM」[9]。

[9] Eames 著 A Computer Perspective,22-27 页,46-51 页码,90-91 页码。——作者注

时间到了二十世纪。1936 年是媒体和计算历史的关键一年。这一年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写了一篇影响巨大的论文,标题为《关于可计算数》。论文中他给出了通用目的计算机的理论描述,这个计算模型随后被命名为:「通用图灵机」。虽然它只有四种基本操作,但可以执行任何人类能做的计算,而且它还能模拟任何其他计算机。这台机器通过读写无限长纸带上的数字来运行。在每一步运算时,纸带会前移一格以供图灵机探头获取指令、读写数据。这样看起来图灵机似乎很像电影投影机,这是一个巧合吗?

如果我们相信世间有「电影术」这个「书写运动」的概念,那么电影的本质应当就是将可视化的数据捕捉和存储到物理材料中。电影摄像机把捕捉的数据存放在胶片上,电影投影机再把它读取出来。计算机的程序和数据也需要存储在某些介质上,这一点电影装置和计算机十分相像。计算机就好像同时是摄像机和投影机,它在无限长纸带上既读取指令和数据,又写下中间过程和运算结果。事实上,适用存储介质的发展和数据编码方式的发展构成了电影和计算机早期历史的重要部分。如同我们所知,电影发明人最终决定采用赛璐璐胶带记录离散的一张张图像,而需要更快读写速度的计算机发明人最终决定采用电子二进制编码来存储信息。

媒体和计算的历史后来缠绕得更紧密。在图灵写下那篇惊世骇俗论文的同一年,德国工程师康拉德·楚泽开始在柏林城父母的公寓里制造计算机。楚泽的计算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可以工作的电子计算机。他的这台发明采用纸带来控制计算机程序,而楚泽所使用的「纸带」事实上恰好就是废弃的 35 毫米电影胶卷。[10]

[10] 同上,第 120 页。——作者注

这些胶卷的某一块残存碎片上,二进制代码的圆孔恰好穿过了一帧室内内景。那是一个典型的电影场景,两个人似乎在一个房间里发生了什么。不管怎么说,这个场景最终成为了一系列计算机指令的背景,包含在电影场景里的意义和情绪都被它数据存储的新功能扫除了。现代媒体赖以自豪的模拟现实几乎被删除殆尽,媒体回到了它们原本的角色——信息存储。在这场俄狄浦斯式的技术改造中,儿子谋杀了父亲。为了应用更有效率的二进制表达,电影的图像记录被消除,电影成为了计算机的奴隶。

但这还不是故事的终点,我们的故事还有一个喜剧的转折。楚泽那卷二进制代码与图像记录叠加的奇怪胶卷给了两条历史轨迹交汇的希望,在那之后半个世纪,媒体和计算机终于相遇了。达盖尔摄像术和巴贝奇分析机、卢米埃电影术和霍尔瑞斯制表机,他们终于合二为一。所有已知的媒体都变成了计算机可以访问的数字数据。结果:图像、影像、声音、形状、空间、文本,都变得可计算,都成为了计算机的数据集合。简言之,媒体变成了新媒体。

这场相遇改变了媒体和计算机的身份。计算机不再是计算器、控制器、通信设备,计算机成为了媒体处理器。以前,计算机只能读取一串数字,再输出统计结果或者弹道轨迹;现在,它可以读取像素值、模糊图像、调整对比度、检查图片是否含有某物品的轮廓等。有了这些底层的基础操作,计算机还可以执行更有野心的任务——在图片数据库中搜索与输入图片构成或内容相似的目标图片;侦测电影中的镜头变化;或者根据提供好的设置和演员,自己合成电影镜头。在历史的循环中,计算机已经复归本源。它不再像分析机那样只能吱吱嘎嘎地吃掉数字,现在它已经变成了提花机那样的媒体合成器与媒体控制器。

passport-weibo 是一个调用微博 OAuth 2.0 API 完成用户登录的 passport 策略。

下面是 passport-weibo 官方提供的一段示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passport.use(new WeiboStrategy({
- clientID: app_key,
- clientSecret: app_secret,
- callbackURL: "http://127.0.0.1:3000/auth/weibo/callback
},
function(accessToken, refreshToken, profile, done) {
- User.findOrCreate({ weiboId: profile.id }, function (err, user) {
- return done(err, user);
- });
}
));

WeiboStrategy 的第二个元素是一个函数,函数会传回一个 profile 对象,存储了登陆者的信息。我查看了这个对象的具体具体内容。

微博返回的 profile 对象有五个属性:

  • profile.provider,我没有查看这个属性的内容。
  • profile.id,微博 ID。
  • profile.displayName,微博昵称。
  • profile._raw,我没有查看这个属性的内容,顾名思义应该是一些原始数据,可能和 _json 属性内容本质上一致。
  • profile._json,以 json 的形式存储了大量用户信息。

profile._json 的属性详情如下,没写的代表我不秦楚:

  • profile_url,这是用户主页的地址,用户主页地址为 ‘http://weibo.com/‘ + profile_url。
  • domain,字面意思是用户域名,没有申请个性域名的用户可能这个属性为空。
  • weihao,用户微号。
  • gender,性别,男为 m,猜测女为 f。
  • followers_count,粉丝数。
  • friends_count,关注数。
  • pagefriends_count
  • statuses_count,微博数。
  • favourites_count 46,收藏数。
  • created_at Sat Apr 23 10:08:13 +0800 2011,注册时间。
  • following
  • allow_all_act_msg
  • geo_enabled
  • verified,是否加 V,值为 true/false。
  • verified_type,加 V 类型,无 V 则为 -1。
  • remark
  • status [object Object],这还是一个对象,我没有展开查看,推测是该用户发送的微博。
  • ptype
  • allow_all_comment,是否允许大家评论。
  • avatar_large,大头像地址。
  • avatar_hd,高清头像地址。
  • verified_reason
  • verified_trade
  • verified_reason_url
  • verified_source
  • verified_source_url
  • follow_me
  • online_status
  • bi_followers_count,互粉好友数。
  • lang,使用的语言。
  • star
  • mbtype
  • mbrank
  • block_word,屏蔽词数。
  • block_app,屏蔽 app 数。
  • credit_score,信用指数。
  • urank

  • 那么多 NASA 的资料和图片,我国「有关部门」汗颜否?
  • 中国政府公关走向现代化,国家治理模式出现进步。
  • 雾霾背后隐藏着经济转型的深刻内涵。保护环境、经济转型、产业升级、鼓励创业、开放市场、依法治国。这是一整套巨大的变革,环环相扣,或许隐喻着中国的未来。
  • 制作考究,音乐用心,动画精良,资料翔实,剪辑出彩,讲述词和屏幕脚注很照顾细节。对儿童与老人友好,尊重版权,细致专业。真正的杰作。
  • 缺少平衡的观点,片中大家的观点太一致了。失业工人要怎样找到新工作?有没有研究认为霾的危害其实并不大?治理环保失败的案例有哪些?尤其是失业问题,柴静明明摸了这个问题,但含混过去了。一部纪录片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应该把自己没涉及、没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坦诚摆出来。
  • 我觉得谈女儿比较没意义吧,柴静对此也犹豫了很久。结尾比较伟光正,比较煽情。但是考虑到这是一次面向社会的具体行动,为了节目效果,可以接受。最谙于此道的美国人也特别喜欢在结尾煽得人一身鸡皮疙瘩。这可能是一项让部分人觉得不太舒服的人类经验。
  • ~~~崔永元~~~戈尔《无法忽视的真相》和柴静的这部纪录片题材相同、形式一样,但是水平差了不止一个档次。戈尔的纪录片要早 9 年,戈尔纪录片中干货少很多,科学事实硬伤多很多,观点平衡问题更严重,环保理念反人类,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可行,人格魅力不够讲得乏味。最后,美国人也没有走他的路。

这是 Fifty Challenging Problems in Probability with Solutions 中的第 20 个问题。

A、B、C 三人进行手枪决斗。A 的射击命中率是 0.3,C 的射击命中率是 0.5,B 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他们按照 A、B、C 的顺序循环依次射击,每次可以自己选择射击目标,直到决出胜者。请问如果你是 A,你会怎么做?

点击此处看答案

昨天看到这样一条消息,Opera 创始人推出新浏览器

Opera 有多牛逼

Opera 在很多方面塑造了我们现在的网络浏览体验,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

作为一个追随 Opera 很多很多年的人,面对这条消息,不由得眼睛一酸,想给 Opera 写一篇墓志铭。

百度百科上有一张 Opera 浏览器首创功能列表,可以看到,Opera 无数先驱性的发明,已经是目前浏览器的标配。我会挑几个特别重要的详细讲一下。

功能 时间 版本
单窗口多文档阅读(标签式浏览的前身) 1995 年 4 月 Opera 1.0
页面可自由缩放(20%-1000%) 1996 年 12 月 Opera 2.1
退出时清空缓存、可屏蔽图片、动画或框架 1997 年 2 月 Opera 2.12
拦截弹出窗口 1997 年 12 月 Opera 3.0
标签式浏览、支持 WML(可直接在 PC 上浏览 WAP 网页) 2000 年 6 月 Opera 4.0
工具栏搜索框 2000 年 12 月 Opera 5.0
鼠标手势、内置搜索 2001 年 4 月 Opera 5.1
皮肤可选择、常用工具面板、小屏幕浏览 2001 年 12 月 Opera 6.0
笔记功能 2003 年 9 月 Opera 7.2
语音控制 2004 年 3 月 Opera 7.3
页面自动适应窗口宽度 2005 年 4 月 Opera 8.0
支持 BitTorrent、Widgets 2006 年 6 月 Opera 9.0
快速拨号、peraLink 浏览资讯同步、Opera 极速搜索 2007 年 4 月 Opera 9.2
OperaTurbo 极速浏览技术 2008 年 12 月 Opera 10α

标签式浏览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 IE6,在 IE6 中,每多打开一个网页,就要多打开一个 Windows 窗口。稍微冲个浪,桌面上就会出现一大堆 IE6 窗口,管理麻烦,体验很差,浏览不畅。在 IE 的后续版本和目前最流行的 Chrome 中,标签页大行其道,体验好了很多。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这项改变在 2008 年左右才发生。而 Opera 早在 1995 年发行的第一个版本中就包含了标签页浏览功能,直至 2000 年 6 月已经发展成熟。要知道,2000 年的时候,连 Windows XP 都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IE6 还是 2001 年 10 月才发布的。Opera 有多先进,你感觉到了吗?

至今,主流浏览器仍然沿袭 Opera 在标签页方面的实现细节:鼠标中键单击标签页可以关闭标签页,鼠标中键点击超链接可以在后台打开标签页,Ctrl-W 和 Ctrl-F4 快捷键可以关闭标签页,Ctrl-Tab 和 Ctrl-Shift-Tab 可以切换标签页,鼠标滚轮在标签栏滚动可以切换标签页……这些都是 Opera 当初的发明。

在 Opera 9 中,还提供了一种标签预览的功能,把鼠标放在标签上,能够显示一张缩略图大体描述那张标签网页的内容;双击标签栏某个位置,可以给出所有网页的缩略图,帮助用户选择想要的标签,类似功能我还没有在现在的主流中看到。

页面元素屏蔽

你知道在 Opera 中屏蔽广告有多简单多爽快吗?在页面任意地方右击鼠标,选择「阻止内容」,点击那些飘来飘去的 Flash 动画或者图片,再确定,就能让他们永远不出现了,再次浏览类似网页也不会出现。如果有误操作,还能再编辑,把它们从小黑屋里放出来。至今我还没有在主流浏览器中发现类似功能,而这项功能是 Opera 在 1997 年 2 月发布的。

拦截弹出窗口

同样是 1997 年的功能,同样,大概在 2008 年普通用户才接触到它。记得 IE6 那些烦人的弹出窗口吗?Opera 早就预见到了。

快速拨号

现代浏览器首页一般都是快速拨号界面,显示了用户经常访问页面的预览图,用户点击按钮就可以直接访问相应网站,不像以前那样需要在地址栏里敲地址。而这正是 Opera 在 2007 年的发明,而且,Opera 当年的很多优秀设计至今还不能在主流浏览器上见到。

比如:

  • Opera 可以随意设置首屏现实多少个快捷页面,八个九个十六个,随你心愿。而 Chrome 就是雷打不动的八个。
  • 在 Opera 地址栏中打入对应的页面编号,再按回车,就可以直接访问这个页面。比方说,快速拨号的第 4 个页面是百度,第 5 个页面是淘宝,我只要在地址栏输入 5,再按回车,就能和输入 taobao.com 再敲回车起到一样的效果。这十分能体现「快速拨号」的概念。
  • 在 Opera 中,按 Ctrl+数字键,就可以直接访问对应编号的网站。同上例,按 Ctrl-4,就可以直接访问百度。
  • 用户可以订制 Opera 快速拨号面板的内容,想设置成哪些网站都可以,可以指定任意网址。目前主流浏览器对这一点支持极弱,例如 Chrome 只支持简单的删除,误删之后还很难找回来。而快速拨号面板的编辑功能是 Opera 9.0 一经推出就很完备的,主流浏览器至今还没能山寨出个样子来。

浏览资讯同步

当下流行的浏览记录漫游、用户配置漫游,以及所谓「云收藏」功能,正是 Opera 在 2007 年首创的浏览资讯同步功能。

其他细节

Opera 从 7.0 时代起,启用 Presto 内核。顾名思义,Opera 的内核奇快无比。我至今仍未见过比 Opera 用起来体感更快的浏览器。Presto 既不同于古老的 IE 内核,也不同于继承于 Netscape 的 Mozilla、Firefox 内核,更不同于后起的 Webkit 内核[1]。Opera 通过 Presto 渲染网页的方式非常神奇,它会快速地几乎在一瞬间展现网页框架与核心内容,然后在接下来的几秒内逐步渲染格式细节,所以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感受特别良好,永远不会发生网页打开了五彩斑斓的上面一半,然而下面还是白屏的情况;永远都是核心内容迅速出场,格式渲染随后执行。

[1] Webkit 是目前 Chrome,Safari、Opera、国内浏览器的所谓「高速模式」 等大部分主流浏览器内核。对的,很遗憾,Opera 抛弃了 Presto 转而采用 Webkit 内核了。

在 Google 着力开发 JavaScript V8 引擎之前,Presto 是对 JavaScript 处理最快的浏览器引擎,一骑绝尘,飞一般的感觉。

Opera 是历史上第一个满分通过 Acid3 测试的浏览器,这意味着它的网页解析能力是最完备、最标准的。

如果网页过宽,单屏显示不下,浏览器底部一般会出现左右方向的滚动条。在 Chrome 及大部分主流浏览器中,要想针对这种页面左右移动视角是非常困难的。但 Opera 提供了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只要把鼠标移到底部滚动条上,再滚动鼠标滚轮,页面就不再上下卷动,而是左右卷动。至今我仍未发现有什么主流浏览器支持这一功能。

Opera 内部支持邮件收发、RSS 订阅、BT 下载,还能安装各式各样的控件,类似于 Windows Vista 和 Windows 7 提供的桌面小工具。

鼠标手势、语音控制、工具栏搜索框、缓存清理、地址栏搜索等一大票浏览器功能都是 Opera 首创的。可以说,现代浏览器的面貌,是 Opera 打造的。

Opera 从来不是主流

我一度是 Opera 的死忠,嘲笑 Chrome 各种崩溃[2],嘲笑 Firefox 各种蜗牛,嘲笑 IE6 根本无法浏览互联网。

[2] 早期的 Chrome 非常不稳定,很容易崩溃,我印象中版本号达到 23 24 才算可用的浏览器。

可是,健在所谓的「geek」群体中,Opera 也从不是主流,大家更认同的是 Firefox。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优秀的一款产品没能流行起来。可能大部分用户还是愿意使用系统自带的浏览器吧,很少有人愿意在浏览器方面折腾。那么,Google Chrome 又是怎样取得今日地位的呢?可以肯定的一点是,IE 表现太挫了,这给了其他浏览器机会。而 Chrome 商标名头很响,功能也不弱,而且程序开源能够得到广大开发者的反哺和支持,有一大堆好用的插件,又预装在了 Android 系统里[3]。

[3] 国内的 Android 系统都是处理过的,没有 Chrome。

就我个人而言,当初为什么要抛弃 Opera 改用 Chrome 呢?因为 Chrome 生态太好了,有很多好用的插件;功能虽然离 Opera 还差着不少,但是也很够用了;速度虽然不如 Opera,但也够快了;软件的设计也很新颖,和传统的窗口程序不一样,大多数操作都通过网页的形式完成,自由度更大一些,可控的东西更多,看起来也更加互联网。

Opera 自身也有败笔,Opera 8 这个版本做得太差了,在 2003 到 2008 年这个浏览器市场争夺关键期,没能保证自己产品质量的稳定,丧失了许多机会。我个人对 Opera 8 也很不能接受,2005 年基本还在使用 Opera 7.3。

以我的观察,总的来说,浏览器战争,还是生态为王。Opera 没有良好的生态,没有获得市场上的成功。不过它贡献了第一流的设计和技术,让人充满怀念。

祝愿 Opera 之父能够给人类的网络浏览体验带来新时代!

我好爱 Opera。

中文版附在英文版后面。

You can just ignore the chinese characters because the Chinese version and the English version say exactly the same thing.

The name of dbus service in CentOS6/RHEL6 is messagebus. So you should type the commands below to operate dbus in RHEL6.

1
2
3
service messagebus status
service messagebus start
service messagebus stop

If you still use dbus, you will get an error message: ‘dbus: unrecognized service’.

I do not know if it works in RHEL7 or RHEL5. Anyway, if you cannot find dbus in your service list, you can try messagebus instead.


中文版还有必要写吗…… 我久经辗转才发现 CentOS6 下面 dbus 服务的名字叫 messagebus,差点把我搞疯。我用“rhel dbus”作为关键词,在网络上没有搜到文章介绍这一点,所以决定自己写个英文版。

如果你在 CentOS6/RHEL6 下面运行 “service dbus” 系列命令,会收到一条错误信息:“dbus: 未被识别的服务”。如果你想操作 dbus 服务,需要使用 “service messagebus” 系列命令。

美国大众报刊兴起的时候,曾经刮起一股黄色新闻浪潮。

照片、犯罪、死亡、女人、突出的版面处理、通俗的文字风格等,这些元素综合起来便构成黄色新闻的典型表征。于是,《纽约每日新闻报》在普通市民中赢得广泛读者,销量飞快上升,创办六年突破百万,1940 年达到 200 万,成为美国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报纸。说起来,美国最畅销的报纸不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卓有影响的大报,而竟然是一份庸俗低劣的黄色小报,这真不知是报业的悲哀,还是读者的悲哀。——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第二版,236 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目前国内社交网络上兴起的大众移动订阅源,也有类似的情况。

数据的概念炒作如今如火如荼,刚刚开始接触网络的媒体机构也开始关注实时反馈的数据指标。当一切以数据为导向,产品制造变成用户主导,新闻产品就失去了灵魂。

黄色新闻从最坏处说,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新式新闻思潮。黄色新闻记者在标榜关心「人民」的同时,却用骇人听闻、华而不实、刺激人心、满不在乎的那种新闻阻塞普通人所依赖的新闻渠道,把人生的重大问题变成了廉价的闹剧,把新闻变成最适合报童大声叫卖的东西。——【美】埃默里等:《美国新闻史》,展江等译,223 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这段话同样可以用在当代中国。阅读量、点赞量、转发量已经成为很多网络媒体机构的最高追求,媒体能够给世界提供怎样的价值、事实、观点,似乎变得没有那么重要。

诚然,互联网给传统内容生产商带来了很大冲击,陡然增长的天文数字让很多人眼红。但是,诱导性标题、俗浅的内容、为了推广而采取的病毒流氓营销手段最终还是会被受众抛弃。

新奇不等于创新。乔布斯创造性地制造了 iPhone 手机,不是因为他做了多少用户调研,使用了多少数据分析手段,而是他醉心于手机设计,希望能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变革。

现在大数据概念非常火爆,强调一点一滴的数据积累,强调对用户的数据刻画,以此指导产品的设计。但事实上,迎合用户的微小需求只是细枝末节上的改良,创造新的事物让用户心向往之才能称作创新。电话做得再完美也不是手机,电扇做得再完美也不是空调。过于强调与用户相关的数据分析,会让人忽视真正的创新动力。

当然,我也不认为「把东西做完美」不正确,而且把东西做完美确实需要对人、对客户的理解,新的数据分析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改进产品的更多可能。我强调的是,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失却灵魂。一定要首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做什么,然后再在这个框架下思考怎样服务用户。

黄色新闻就是「为人民而奋斗」的产物,但是它没有灵魂,它几乎不提供价值。相反,它煽动美西战争、促成麦金利总统暗杀案,它让大众的注意力变得低俗而无用。最终,它遭到了市场的唾弃。

奥克斯在收购《纽约时报》后,直接对黄色新闻宣战。在报纸的左上方刻印《纽约时报》的宣传标语:「刊印一切值得刊印的新闻」,强调新闻的价值和意义,摒弃庸俗无聊的劣质内容。黄色新闻的浪潮就此在美国大众报刊中退出主流。

电影公民凯恩讽刺了当时美国的黄色新闻大王赫斯特,「你提供散文诗,我提供战争」这句台词令人不寒而栗。

现在,黄色新闻在中国的移动终端非常流行。形势虽然尚没有上世纪美国这么严重,但是已经有很多媒体机构忘记了自己的灵魂,沉醉于好看的数字和一时的得失,一昧迎合大众的感官刺激,煽动大众的娱乐欲望。并且以此自豪,认为这才是新闻发展的正道。他们就是21世纪的公民凯恩。

他们会被淘汰。

卫报是数据新闻领域的先锋。他们制作了大量新颖优秀的数据新闻,在技术探索和新闻展现方面一直居于全球领先位置,已经积累并开源了大量的计算设施

今年卫报制作的苏格兰独立公投数据直播让我印象深刻。由于他们的网页引用了一些国外的代码,国内看起来稍不方便,因此我录制了一段展示视频。

报道源地址:http://www.theguardian.com/politics/ng-interactive/2014/sep/18/-sp-scottish-independence-referendum-results-in-full

我的麦克风很差,见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