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稿
文章目录
差评和华尔街见闻都是以洗稿著称的互联网资讯博客。
首先,洗稿当然是非法的。但是,它们确实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读起来容易,也适合在手机上阅读。
新闻的采集和撰写,是两件不同的专业事务。能够把新闻采集做好的人,不一定能把新闻表达做好。在报纸、网站、社交网络等不同平台上表达,需要不同的专业技能;表达给不同的人群,也需要不同的专业技能。专业新闻机构擅长采集新闻,擅长制作报纸、杂志、电视,但写微信号很业余,不是专业手机资讯机构的对手。
新闻机构没能满足用户新的需要。用户的需要存在,合规的产品满足不了需求,就会有不合规的产品来占领市场。
合理的流程是,手机资讯机构作为生产商,向作为原料供应商的新闻机构采购原料,然后制成成品销售给客户。但在现实中,生产商向上游购买原料这一环节缺失了。生产商直接偷窃,不仅不付费,而且连出处署名都不给,还要伪造得像是原创;供应商也瞧不上新兴生产商,觉得它们没有底线、不合规,不愿意与它们合作 。
我们要做两件事:
- 下游生产商需要向上游合法采购原材料,比如电视台向通讯社付费。
- 资讯供应商也要尊重信息产品生产的专业性。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